政府只是把它建了起来( lái),然后就撒手不管了——电影( yǐng)《三个傻瓜》外的印度理工( gōng)学院(转载自南方周末)

“我就是因为考不上印度( dù)理工,才到麻省理工来的( de)。”一位美国麻省理工学院( yuàn)的印度学生在开学时这( zhè)样回答教授的提问,当时( shí),教授看到新生里有一位( wèi)来自印度,好奇地问:“你怎( zěn)么会在这里?你的国家有( yǒu)印度理工学院,为什么不( bù)去那里呢?”
这是在印度理( lǐ)工学院的校友中广为流( liú)传的一个段子。
印度理工( gōng)学院是印度最好的大学( xué),印度人考这所学校比美( měi)国人考麻省理工学院要( yào)难很多——2010年报考印度理工( gōng)的学生超过了45万,招收名( míng)额只有不到一万名,录取( qǔ)率为2%。相比之下,美国麻省( shěng)理工学院2010年秋季的录取( qǔ)率是10%。这一录取比例相对( duì)于中国的清华、北大不足( zú)为奇,但印度理工却有其( qí)独到之处,成为世界级名( míng)校。它每年为印度的软件( jiàn)业输送大批人才;在美国( guó)硅谷,则聚集着大批印度( dù)理工毕业生。
I、IT、IIT是印度的三( sān)个重要标识,I是指印度文( wén)化,IT指领先的印度IT产业,而( ér)IIT,就是印度理工学院。
印度( dù)电影《三个傻瓜》中,三个“皇( huáng)家理工学院”的大学生自( zì)称“三人帮”,经常在一起搞( gǎo)怪,以消解寂寞的校园生( shēng)活。 (南方周末资料图片)
原( yuán)来吃肉不一定就是坏人( rén)
印度理工学院的许多学( xué)生来自农村,一名农村男( nán)孩入校后才明白,原来吃( chī)肉的人也不一定就是坏( huài)人。这是他进入印度理工( gōng)的第一课。
《三个傻瓜》是一( yī)部根据印度畅销书作家( jiā)奇坦·巴哈特的小说《五点( diǎn)人:在印度理工学院不要( yào)做的事情》改编的电影,讲( jiǎng)述了三个不同家庭背景( jǐng)的印度男生在“皇家理工( gōng)学院”的疯狂经历。2008年7月开( kāi)拍,由拉库马·希拉尼指导( dǎo)。2009年圣诞节上映之后仅10天( tiān),票房便达到10亿卢比,随后( hòu)成为宝莱坞历史上票房( fáng)收入最高的电影。
影片得( dé)到的反馈几乎全是好评( píng)。印度影评人萨哈什·贾说( shuō):“《三个傻瓜》并非一部完美( měi)的艺术品。但它是生气勃( bó)勃的、激励人心的当代艺( yì)术品,浸染着某种精神。在( zài)一个学生会被他们不可( kě)能完成的课程逼得自杀( shā)的国度,《三个傻瓜》提供了( le)希望。”
透过网络,《三个傻瓜( guā)》在中国也被迅速传播,电( diàn)影里虚构的“皇家理工”有( yǒu)极为浓烈的印度理工的( de)影子。而在印度乃至全球( qiú),它都能称得上是一个现( xiàn)代神话。
“印度理工学院神( shén)话”是许多印度人从十来( lái)岁起就被灌输的信念——考( kǎo)上了这所大学,他们的阶( jiē)层、背景、社会关系都不再( zài)重要,仅凭一张毕业证就( jiù)能立足社会。为了考进这( zhè)所学校,孩子们起早贪黑( hēi),早上4点半就起床去上补( bǔ)习班,上完补习班之后上( shàng)正课,正课结束之后,晚上( shàng)还要补习。
“想象一下,一个( gè)19岁的男生5年没看过电影( yǐng),没读过一本课外书,没看( kàn)过电视,甚至连女孩都没( méi)追过,这是怎样的一个人( rén)啊?”印度理工校友桑迪潘( pān)·德布在《印度理工学院的( de)精英们》一书中写道。
每一( yī)名想要进入印度理工学( xué)院的学生都要参加联合( hé)入学考试(JEE),它是专为印度( dù)理工学院设置的考试,只( zhǐ)考理科,分别是数学、物理( lǐ)和化学。物理考卷中的题( tí)目常常需要用到微积分( fēn)。三科分别设置淘汰线,仅( jǐn)仅总分合格是不够的,必( bì)须每科都同时高于各自( zì)的淘汰线。笔试通过了,还( hái)要参加长达五天的面试( shì),并在此期间按笔试的排( pái)名顺序选择自己的专业( yè)。
以前,许多人会连续多年( nián)报考印度理工学院,在已( yǐ)经入学的学生里,有60%的人( rén)都考了两到三次。2007年起,联( lián)合入学考试出台了新规( guī)定,每人最多只能考两次( cì)。
招考的过程极为严格,就( jiù)连印孚瑟斯技术有限公( gōng)司董事长墨希都说自己( jǐ)无法把儿子弄进印度理( lǐ)工,“印孚瑟斯”是印度第一( yī)家纳斯达克上市公司,墨( mò)希被称为“印度比尔·盖茨( cí)”,他说:“印度理工没有腐败( bài),这里完全凭本事吃饭。”他( tā)的儿子没考上印度理工( gōng),不得不遗憾地去念了美( měi)国加州理工。
2009年诺贝尔化( huà)学奖得主万卡特拉曼·莱( lái)马克里斯南出生在印度( dù),当年,他也没能通过联合( hé)入学考试,与印度理工擦( cā)肩而过。
每一个考上印度( dù)理工学院的年轻人都是( shì)赛跑中的赢家,他们由此( cǐ)坚信 “无论何时、何地、任何( hé)事,你都可以做得到”。那些( xiē)从印度理工毕业的学生( shēng),如果随后取得事业成功( gōng),这种优越感可能会持续( xù)一生;而对那些没有成就( jiù)大业、以卖肥皂为生的毕( bì)业生而言,曾经考取印度( dù)理工的经历,可以称得上( shàng)是他们的人生巅峰了。
为( wèi)了写作《印度理工学院的( de)精英们》,桑迪潘·德布访问( wèn)了许多印度理工的成功( gōng)校友。他们普遍不记得自( zì)己当年究竟从课堂上学( xué)到了什么,他们的收获来( lái)自课堂之外。这些人最一( yī)致的说法是,在印度理工( gōng)学到了如何与人相处,如( rú)何与最优秀的人竞争。
许( xǔ)多学生在入校前从未离( lí)开过自己生活的村庄,大( dà)学生活让他们第一次接( jiē)触到多元文化。一名小镇( zhèn)男孩在进入印度理工后( hòu)发现,原来吃肉的人也不( bù)一定就是坏人。这是他进( jìn)入印度理工的第一课。在( zài)家里,大人灌输给他一些( xiē)价值观,但从来没有人为( wèi)他做解释。
影里,新生法兰( lán)刚刚进入学校时,多元的( de)文化让他眼花缭乱。看看( kàn)学生们用什么样五花八( bā)门的形式祈求考试通过( guò)就知道了。
一方面,电影里( lǐ)那位刻板的教授反复强( qiáng)调的“竞争”也是印度理工( gōng)学院的突出特点。新生们( men)原本已是当地成绩最好( hǎo)的学生,他们进入大学才( cái)发现人外有人。有的同学( xué)每天下课就喝酒、吸大麻( má),考试的时候你却永远都( dōu)超不过他。每年都有因经( jīng)受不了这种打击而退学( xué)的新生。
学院里考试的试( shì)题都是开放式的,没有ABCD的( de)选项,教授们认为这样能( néng)够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( lì)。想要通过这些考试相当( dāng)不易,仅仅是写答案就会( huì)写到手疼。《三个傻瓜》里,一( yī)位学生因为担心考试通( tōng)不过而在宿舍电扇上上( shàng)吊,这并不是虚构的场景( jǐng),在过去五年里,有八名印( yìn)度理工学生自杀,其中五( wǔ)名是在宿舍上吊。一个四( sì)人委员会在调查了最近( jìn)的自杀事件之后,建议将( jiāng)学生宿舍的吊扇换为座( zuò)扇,以避免学生上吊。
这个( gè)学校的学生宿舍房间简( jiǎn)陋,供水不足,厕所里满是( shì)爬虫。食堂里,鱼肉奇特的( de)味道中混杂着肥皂的气( qì)味,而鸡肉则泛着类似于( yú)工业油脂的味道。铁质的( de)餐盘虽已千疮百孔,却也( yě)堆得下各种“美味”。食物的( de)质量与它的教育地位比( bǐ)起来显得非常不相称。桑( sāng)迪潘说,在这里呆上几年( nián),真就什么都吃过了。
然而( ér),六年的印度理工生活,也( yě)让德布明白,味觉只不过( guò)是主观的幻觉,印度理工( gōng)的生活“教育我们在将来( lái)的职场中要绷紧神经,在( zài)疯狂而野蛮的社会中学( xué)会逆境生存”。
《理工学院法( fǎ)案》无疑是印度政府通过( guò)的成功法案之一,它给予( yǔ)了理工学院完全的自主( zhǔ)权。这在印度高等学府中( zhōng)是独树一帜的。委员会中( zhōng)少了政治掮客,大家开始( shǐ)了真正的、客观的讨论。

——印( yìn)度理工学院教授印地立( lì)桑

○各所学院一切教学,皆( jiē)遵照为此制定之规章制( zhì)度,由各学院或在学院之( zhī)名下进行。

○由印度总统任( rèn)各所学院督学。督学可任( rèn)命一人或多人考察任一( yī)学院工作、问询校务并按( àn)督学要求作出报告。

○每个( gè)学院的校委会应该:

就与( yǔ)学校管理和运行有关的( de)问题作出决定;选定学校( xiào)的教学课程;制定章程;选( xuǎn)定和任命学术即其他岗( gǎng)位的工作人员;考虑、修改( gǎi)或取消条例;考虑及通过( guò)年度报告、年度账目和认( rèn)为合适的次年预算,将它( tā)们与发展计划一起提交( jiāo)给理事会;行使其他本法( fǎ)案或者章程所赋予或推( tuī)行的权力和义务。——节选自( zì)《理工学院法案》成功躲过( guò)官僚的干涉
印度国会通( tōng)过的 《印度理工学院法案( àn)》保证了它的自主权,学生( shēng)课程由各个校区自行决( jué)定。曾有官员试图干涉校( xiào)务,被告知有不能干涉的( de)法案,这位官员看了法案( àn)后,恼羞成怒:“什么破法案( àn)!”但也无计可施。
桑迪潘·德( dé)布1973年考入印度理工学院( yuàn)克勒格布尔分校,学习电( diàn)子工程。后进入印度管理( lǐ)学院学习管理学。他的父( fù)亲似乎已经看到了德布( bù)当上印度实力雄厚的斯( sī)坦石油公司主席的那一( yī)天,但写作才是德布的第( dì)一爱好。
德布转行进入新( xīn)闻业,并在这个对他来说( shuō)全新的行业中取得成功( gōng)。他先后担任过印度最成( chéng)功的杂志Outlook的执行主编和( hé)印度新锐新闻周刊Open主编( biān)。为了写作《印度理工学院( yuàn)的精英们》,德布花费了14个( gè)月时间,到世界各地寻访( fǎng)曾经就读于印度理工、如( rú)今已经事业有成的校友( yǒu)们,请他们讲述印度理工( gōng)的日子与今日的成功之( zhī)间的关系。德布为这本书( shū)取的副标题是“一所非凡( fán)印度大学的故事及其校( xiào)友们如何重塑世界”。
印度( dù)理工的织梦人是一位名( míng)叫埃德舍·戴拉尔的印度( dù)贵族。印度独立之前,他就( jiù)意识到技术应用将会在( zài)独立的印度扮演重要的( de)角色。他提出了印度技术( shù)进步的战略:培养世界一( yī)流的工程师群体,建立完( wán)善的研究基础设施,开创( chuàng)奖学金体系,最终使学生( shēng)能够享受到世界上最好( hǎo)的研究生教育。
1946年,由印度( dù)实业家纳里尼·蓝金·萨卡( kǎ)领导的21人委员会向当时( shí)的教育、健康和农业部提( tí)交了一份临时报告,提出( chū)了印度理工学院的最初( chū)蓝图。他们注意到,印度已( yǐ)有的学院的角色主要是( shì)向负责各省民用设施维( wéi)护的政府部门输送工程( chéng)师,为学生开设的也只是( shì)一些特定的工程科目,缺( quē)少数学、科学和人文科目( mù);课堂上照本宣科,每年举( jǔ)行固定的学期考核,而非( fēi)通过给予学生信任以促( cù)进其自主学习。萨卡等人( rén)提出了一份四年制本科( kē)课程的设计,前两年的课( kè)程包括一般工科科目以( yǐ)及科学、数学、人文和社会( huì)科学科目。他们一再强调( diào)应把重点放在学术研讨( tǎo)会、研修班和指导性研究( jiū),而非传统课程上。
萨卡等( děng)人在报告上花了太多时( shí)间,以至于政府没有耐心( xīn)等到他们的最终报告,便( biàn)按照临时报告开始建设( shè)印度理工学院。
印度理工( gōng)学院在1950年代建校之初制( zhì)定的教学目标中就包含( hán)了“基于教科书式的流程( chéng),但鼓励学生主动创新”。每( měi)个从印度理工走出去的( de)学生都应当成为“有创新( xīn)意识的工程师或科学家( jiā)”。学院同时还特别强调劳( láo)动的传统,土木工程系的( de)学生要自己挖坑、倒水泥( ní),钣金车间里常常看到印( yìn)度理工学生挥汗如雨。
萨( sà)卡等人的方案从麻省理( lǐ)工借鉴了许多,但也做了( le)大量修改。比如麻省理工( gōng)的毕业论文需要准备120个( gè)小时,而印度理工的需要( yào)300个小时。
以国际优秀大学( xué)的普遍水准衡量,印度理( lǐ)工学院的资源谈不上丰( fēng)富,分校15所、学生3万多名,折( zhé)合成美元,每年的经费约( yuē)1.38亿美元。可是,在印度,它是( shì)个让羡慕嫉妒恨的“大户( hù)人家”,每年印度政府给其( qí)它几千所理工学院的补( bǔ)助,总和也不过区区438万美( měi)元,只是IIT的3%。
1956年,印度国会通( tōng)过《理工学院法案》,它使学( xué)院在很大程度上躲过了( le)官僚体系的干涉,学生课( kè)程也由各个校区自行决( jué)定。“政府只是把它建了起( qǐ)来,然后就撒手不管了。而( ér)那些政府撒手的领域,基( jī)本上都做得很出色。”曾任( rèn)印度利华公司副主席的( de)印度理工校友R·歌帕拉说( shuō)。“《理工学院法案》无疑是印( yìn)度政府通过的成功法案( àn)之一,”印度理工学院教授( shòu)印地立桑说:“它给予了理( lǐ)工学院完全的自主权。这( zhè)在印度高等学府中是独( dú)树一帜的。委员会中少了( le)政治掮客,大家开始了真( zhēn)正的、客观的讨论。所以,他( tā)们所做的决定远比那些( xiē)具有双重标准的政客和( hé)官僚们参与时要客观合( hé)理得多。而且,由于缺少了( le)政府官员的参与,委员会( huì)成员们的决定也越发具( jù)有责任感和客观实际。”
1980年( nián)代期间,曾有一个部长尝( cháng)试对理工学院指手画脚( jiǎo),其他官员告诫他根据法( fǎ)案的规定他不能这么做( zuò)。而这位部长说:“把法案拿( ná)来。”通读法案后,他恼羞成( chéng)怒地把它甩到一边,然后( hòu)说:“什么破法案!”事实上,他( tā)是明白了自己无计可施( shī)。
在2010年印度全国创新大赛( sài)中,五名优胜者有两名来( lái)自印度理工学院。在印度( dù)理工的历届校友中,包含( hán)了沃达丰的首席执行官( guān)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首席( xí)经济学家、贝尔实验室首( shǒu)席科学家、天体物理学中( zhōng)褐矮星的发现者,以及不( bù)计其数在硅谷创业的人( rén)们。
全世界排名前200的大学( xué)里,印度理工位于57;全球前( qián)100名理科大学中,印度理工( gōng)排到33位。美国《新闻60分》在介( jiè)绍印度理工学院的专题( tí)节目中曾说:“把哈佛、麻省( shěng)理工和普林斯顿加在一( yī)起,你就开始知道印度理( lǐ)工在印度的位置了。”
印度( dù)理工的校友不能忍受偏( piān)狭的目光。近年来,学校设( shè)置了许多苛刻的校规,不( bù)准在走廊上打板球,对男( nán)女生交往、作息时间都设( shè)置了巨细无遗的条款。有( yǒu)校友诘问:“在这一体制下( xià),最终的产物只不过是那( nà)些对学院的学位和盖在( zài)学位证上的印章感兴趣( qù)的人。如果不是为了获取( qǔ)学位的要求,他(学生)甚至( zhì)连一个学分的课程都不( bù)想登记。这还是教育吗?”
德( dé)布说,印度理工学生的社( shè)区生活向来都有很强的( de)包容性。在他们看来,除了( le)愚蠢难以宽恕之外,其他( tā)一切都是可以接受的。从( cóng)在公众面前裸体到午夜( yè)时分坐在树上,所有的事( shì)情都可以不去计较。事实( shí)上,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些( xiē)怪癖,有一些奇思妙想。
恶( è)作剧是学生们体现创造( zào)力的途径之一。曾经出过( guò)这样一件事:学生A和B比邻( lín)而居。两人在家中度完周( zhōu)末,回到学校,却发现两个( gè)房间的位置被交换了,A的( de)被换到了B的位置,而B则到( dào)了A的位置。每个房间的布( bù)局和物件的摆设都与原( yuán)来的一模一样,惟一的不( bù)同只是一个房间的东西( xī)原封不动地被挪到另一( yī)个房间。当时A和B除了交换( huàn)房间外,别无他法。
一个喜( xǐ)欢在人前显富的富家子( zi)弟回到学校,发现他停在( zài)宿舍外的马鲁蒂800轿车不( bù)见了。他打开门,发现自己( jǐ)的车停在自己的房间里( lǐ)。原来车先是被人拆卸,然( rán)后又在他的房间里重新( xīn)组装起来。
德布曾有一名( míng)同学叫品克。品克在印度( dù)理工的日子里一直在追( zhuī)求高水平的物理学,下棋( qí)也很出色。除了这两样外( wài),他对其他事情都嗤之以( yǐ)鼻。餐桌旁,大家在热烈谈( tán)论板球、电影,以及即将到( dào)来的竞赛,而品克则常常( cháng)默不作声地坐在那里吃( chī)饭,向他周围那些“弱智”的( de)人群投去轻蔑的目光,认( rèn)为这些人总是在浪费时( shí)间担心这些俗事。
一名同( tóng)学曾问:“品克,难道你没有( yǒu)想过女人吗?”品克说他已( yǐ)经把这个问题解决了。如( rú)果他决定要孩子了,那么( me)他会保留自己的精液,然( rán)后做一次变性手术,再用( yòng)它们来使自己受孕,然后( hòu)生下孩子,最后再做手术( shù),恢复最初的男儿身。如果( guǒ)基因的繁殖最终是为了( le)子嗣的产生,那么品克认( rèn)为,完全没有必要为此去( qù)和另一个人保持密切的( de)关系。
许多年后德布才恍( huǎng)然大悟,一个男人可以通( tōng)过变性手术成为女人,但( dàn)这个新的“女人”是没有卵( luǎn)巢的,所以,他的同学品克( kè)的计划是不可能实现的( de)。
当品克快要毕业时,学校( xiào)决定授予他校队运动员( yuán)的称号。同学兴奋地告诉( sù)他,他会获此殊荣,请他一( yī)定要出席告别典礼。但是( shì)品克对此一点都不感兴( xīng)趣,荣誉对他来说没有任( rèn)何意义。“但是,品克,”这名同( tóng)学请求他说,“我知道你讨( tǎo)厌这些世俗的东西,但是( shì)像这样的事情,在你的一( yī)生中,可能只有这么一次( cì)!人们在台下喊着你的名( míng)字,你在欢呼声中上台领( lǐng)奖,这样的事不会再有第( dì)二次!”“那么,他们在台下喊( hǎn)我的名字,但我并没有出( chū)现在那里,当然也不会走( zǒu)到台上领奖。这样的事情( qíng),同样也不可能再有第二( èr)次。”品克最终还是没有出( chū)席那场典礼。

2002年起,一项名( míng)为“超级三十”的助学计划( huà)在印度创办,这项计划专( zhuān)门针对那些在印度理工( gōng)学院读书的贫穷学生,为( wèi)他们提供免费接受教育( yù)及食宿的机会。来自比哈( hā)尔邦的农村学生纳根德( dé)拉(右)成为“超级三十”计划( huà)的幸运儿之一。 (东方IC/图)
都( dōu)出国,最终都回国
印度理( lǐ)工的许多毕业生选择了( le)飞往美国,对此该校一位( wèi)教授持支持态度,他说:“我( wǒ)觉得我们所有的学生毕( bì)业后都应该出国,去美国( guó)、德国,或者其他更远的国( guó)家。但是他们最终都应该( gāi)回到自己的祖国”,“因为这( zhè)里的生活很艰难”。
自1953年建( jiàn)校以来,大约有两万五千( qiān)名印度理工校友定居在( zài)了美国。印度理工孟买校( xiào)区的S.P.苏克哈特姆教授在( zài)他1990年代出版的《真正的人( rén)才外流》一书中说,根据他( tā)的研究统计,美国吸引印( yìn)度理工毕业生的最主要( yào)因素包括“舒适的生活”、“追( zhuī)求一流科学技术的使命( mìng)”、“强烈的正义感和公平竞( jìng)争的意识”。而印度令他们( men)移居海外的负面因素则( zé)包括:令人窒息麻木的官( guān)僚政治,脏、乱、拥挤的城市( shì)环境,缺乏一流的工作机( jī)会。德布认为这些结论时( shí)至今日仍然适用。
“你愿意( yì)生活在何处?每个印度理( lǐ)工毕业生,不管愿不愿意( yì),在其生命中的某些时候( hòu)都得回答这一问题。”德布( bù)在他的书中写道。
德布去( qù)访问了那些选择移民美( měi)国的校友,发现尽管他们( men)过着类似群居的生活,做( zuò)一些无足轻重的工作,但( dàn)是在美国,供水和供电都( dōu)是有保障的,而且还有一( yī)个相对清廉的政府,飞机( jī)能准时起飞,生活也舒适( shì)惬意。“美国的生活中的麻( má)烦事要比在印度少得多( duō)。”印度理工学院教授印地( dì)立桑说。在印度,尽管印度( dù)理工毕业生大都属于收( shōu)入最高的2%的人群,但是,断( duàn)水和停电从来都是印度( dù)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,无( wú)论是铁路售票处还是供( gōng)电局,服务质量也都差很( hěn)远。
德布追问,有多少印度( dù)理工毕业生曾斗志昂扬( yáng),却在毕业后逐渐远离与( yǔ)生俱来的天分,最终选择( zé)一种安全、稳定和枯燥的( de)工作,过着与常人无异的( de)平凡生活?有多少人在学( xué)校里学习的是理性思考( kǎo)、摈弃偏见,但从来都不会( huì)分辨办公室政治中的细( xì)微差别,以致在偌大的办( bàn)公楼中没有立足之地?
也( yě)有一些印度理工毕业生( shēng)成功抵御了美国诱惑而( ér)留在了印度,积极投身于( yú)印度工业的发展,却发现( xiàn)所有技术设计都是来自( zì)国外,明明知道它有缺陷( xiàn)却也无能为力,所能做的( de)不过是对这些设备进行( xíng)维护。
印度理工的毕业生( shēng)该何去何从?“社会已经倾( qīng)其所能,将他所能给予的( de)最好部分全都给了你,那( nà)么现在你就应该对社会( huì)有所回报。而且,你不能抱( bào)怨社会的现状,因为你所( suǒ)接受的精英教育就是为( wèi)了让你能够驾驭和改善( shàn)这一社会。”印度理工学院( yuàn)马德拉斯校区的阿斯克( kè)·胡恩教授说。
美国Force.com副董事( shì)长安舒·沙玛在看完电影( yǐng)《三个傻瓜》后写了一篇博( bó)客,说这部电影让他想起( qǐ)了在印度理工学院克勒( lēi)格布尔分校度过的日子( zi)。印度旧日的英雄是影星( xīng)、板球手、自由斗士和政治( zhì)家,“英雄观念的转变在电( diàn)影中表现得很清楚”,沙玛( mǎ)写道,“电影中的‘英雄’是一( yī)个为学习而学习的孩子( zi)——去发现、去创造,鄙视印度( dù)延续了几十年的机械式( shì)学习,并致力于教育更多( duō)的小孩。”
“我觉得我们所有( yǒu)的学生毕业后都应该出( chū)国,去美国、德国,或者其他( tā)更远的国家。但是他们最( zuì)终都应该回到自己的祖( zǔ)国。”印地立桑说,“除非你特( tè)别聪明,在印度无处施展( zhǎn)你的特殊才能,就像诺贝( bèi)尔奖得主苏不拉曼扬·钱( qián)德拉塞卡那样。旅行可以( yǐ)增长见识,开阔眼界。这样( yàng)的旅行有着悠久的历史( shǐ),英国人在完成学业后都( dōu)会进行一次欧洲大旅行( xíng)。我常常问我的学生们:你( nǐ)们的生命中需要什么?他( tā)们常常回答说:挑战。那么( me),什么是挑战?他们回答:做( zuò)一些艰难的事情。所以我( wǒ)常对他们说:那就留在印( yìn)度吧,因为这里的生活很( hěn)艰难。”
【南方周末】本文网址( zhǐ): http://www.infzm.com/content/54811

Netflix公布今年秋冬季电影片( piàn)单 多部颁奖季作品定档( dàng)

动漫街讯流媒体巨头Netflix公( gōng)布了2022年秋冬季电影上线( xiàn)时间,既有冲击颁奖季的( de)《金发美人》《诗人》《良心护士( shì)》《西线无战事》《白噪音》,也有( yǒu)商业制作《利刃出鞘2》《福尔( ěr)摩斯小姐2》,更有针对儿童( tóng)

54.53K
2周前

最讲道理欧阳锋,人间至( zhì)纯黄老邪。

我没有招惹你们大宋武( wǔ)林分毫。 欧阳锋:不讲道理( lǐ)是吧 答:已经很讲道理了( le)。 当时只听闻官府是讲道( dào)理的地方,那便去,却发现( xiàn)原来那里是最不讲道理( lǐ)的地方。 我和你们无仇无( wú)怨,但是有人的地方是江( jiāng)湖,江湖有恩怨,恩怨又怎( zěn)么说的清。 大丈夫死何足( zú)惜,我以为我的功夫在白( bái)驼山庄无敌...

19.96K
3天前

只是想看转播没有的幕( mù)后画面,拒绝 Netflix 狂撒劣质添( tiān)加剂

有看完 DTS 才算 2024赛季结束的( de)错觉,但此刻 2025赛季进程的( de)第四站已落下帷幕。剧集( jí)终章的三条线索和当下( xià)赛程进展的交映,感到时( shí)过境迁: 2024:33 拿到第四个 WDC、4 夺得( dé)收官战分站冠军帮助木( mù)瓜队拿到 WCC、44 完成梅奔 F1 最后( hòu)一圈和 Toto 的告别信。 2025 截止到( dào)巴林站:...

90.42K
3周前

All you need is bread or flower

片中饰演导演玛克玛尔( ěr)巴夫表妹的小姑娘在经( jīng)过一家钟表店时推开门( mén)问时间,店主说店里的钟( zhōng)都坏了。结尾处她三次问( wèn)年轻警察,请问现在是什( shén)么时间?警察没有回答的( de)心思,局促地焦灼于是否( fǒu)应该拔枪。 现在是什么时( shí)间?他们成功回到了二十( shí)年前吗? 警察和导演拍这( zhè)部电影的初衷是借镜...

56.72K
1周前

动漫街电影:全球第一顶流,又塌( tā)房了

说到全球最赚钱的影视( shì)IP,那可能要数《哈利·波特》了( le)。从小说畅销全球,到电影( yǐng)票房屡破纪录。它这一个( gè)系列,甚至可以抗衡整个( gè)漫威电影宇宙了。如今,距( jù)离电影版《哈利·波特与死( sǐ)亡圣器(下)》上映,已经过去( qù)14

72.07K
2周前

电影《白日之下》曝光国配( pèi)版预告,揭露残疾院舍人( rén)性黑暗

动漫街讯 日前,电影《白日( rì)之下》发布了“凝视真相”国( guó)配版预告,此前已公布将( jiāng)于4月12日全国上映。这部由( yóu)尔冬升监制,简君晋执导( dǎo),姜大卫、余香凝 、林保怡领( lǐng)衔主演,梁仲恒、陈湛文、周( zhōu)汉宁、梁雍婷主演的剧情( qíng)

36.38K
3周前

动漫街娱乐:中国潮玩出海2.0:Labubu之外( wài)还有什么杀招?

作者|吴晓宇这是AI根据本( běn)文提炼生成的播客,习惯( guàn)听内容的朋友可以听听( tīng)看,也欢迎大家在喜马拉( lā)雅、小宇宙、酷狗等声音平( píng)台同步收听“娱乐资本论( lùn)”专辑栏目中国潮玩的这( zhè)把火,在海外越烧越旺。上( shàng)月中旬,韩国泡泡玛

31.50K
2周前

《功夫熊猫4》北美实现二连( lián)冠 《沙丘2》全球票房超《热辣( là)滚烫》

《功夫熊猫4》连冠 动漫街讯( xùn)上周北美市场依旧是《功( gōng)夫熊猫4》大战《沙丘2》,前者拿( ná)下3000万美元次周票房,实现( xiàn)二连冠;后者上映第三周( zhōu)2910万美元居亚,北美累计超( chāo)两亿美元,全球4.94亿美元超( chāo)越《热

67.04K
3周前

《灌篮高手》曝流川枫、三井( jǐng)寿角色海报 首支预告本( běn)周四发布

动漫街讯 井上雄彦自编( biān)自导《灌篮高手》大电影曝( pù)日本定档12月3日,近日片方( fāng)陆续公布“湘北五虎”宫城( chéng)良田、三井寿、流川枫的角( jiǎo)色海报,接下来还有赤木( mù)刚宪、樱木花道的海报待( dài)公布。 虽然还没有引进的( de)消息,但井

34.41K
2周前

暗恋是一场纯真的闷骚( sāo)

朋友问我: -你的情史丰富( fù)不? -那当然。 -有多少次啊? -也( yě)就30多次吧。 -有那么多吗?我( wǒ)怎么记得屈指可数啊。 -我( wǒ)把暗恋也算进去了。 -那能( néng)算吗?你这个闷骚女! -怎么( me)就不能算了?你能说像《情( qíng)书》里面的喜欢不是喜欢( huān)吗?暗恋本来就是一场纯( chún)真的闷骚。 暗恋过惊鸿一( yī)瞥的少...

77.09K
3周前